重慶渝北區最大的分類信息綜合網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熱線 首頁 渝北新聞 渝北區 查看內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汽車質押貸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日報:“開放門戶”謀求產業轉型——渝北區要努力走在全市改革發展前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-11-1 15:32| 發布者: 兩路崽兒| 查看: 655| 評論: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: 轉型,是加快發展的重要選擇。   俗語說,船小好調頭。而渝北恰恰站在了這句話的對立面——對于這個我市最大的經濟體而言,轉型的難度難免要大一些。   根據科學劃分功能區域的部署,渝北全域進入都市功能拓展區 ...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轉型,是加快發展的重要選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俗語說,船小好調頭。而渝北恰恰站在了這句話的對立面——對于這個我市最大的經濟體而言,轉型的難度難免要大一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科學劃分功能區域的部署,渝北全域進入都市功能拓展區,其面積和經濟體量都是整個拓展區的近1/3。根據全市都市功能拓展區的戰略定位,渝北區通過認真調研和反復論證,提出了全力推進“四區一門戶”開發建設:加快建設現代都市風貌展示區、重慶臨空經濟區、兩江新區核心功能區、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和重慶內陸開放第一門戶,力爭到2016年,全區經濟總量在2012年基礎上翻一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跨越發展?渝北區認為,在更強調經濟體量快速增長的拓展區里,工業仍是重要依托——于是,一幅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、處處凸顯先進制造業因子的藍圖就此鋪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業是渝北經濟的重要支撐,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,從改革創新中得到紅利,能夠支撐起拓展區的經濟發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近段時間,我們就一直在思考、討論,怎么做才能達到市委市政府對于拓展區的要求?!庇灞眳^委書記黃玉林說,“還是得立足自身實際,大力發展好工業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黃玉林看來,工業促使了渝北在改革開放30多年時間里,從農業縣嬗變為經濟大區,“特別是幾年前,渝北工業躍居全市第一后,便連續‘霸占’全市工業首席地位,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市工業第一強區,也拉動了經濟體量的不斷增大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目前的產業比例是,第一產業不到3%,第二產業接近63%,第三產業約34%——工業仍是第一支柱。并且,按照渝北區的預計,這個結構一段時期不會有大的變化:渝北工業增長的勢頭仍然十分強勁,而農業體量小、以商貿流通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起步較晚,能跟上工業增長的步伐已屬不易,要想實現比例的翻盤,短期內還不太現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都市功能拓展區對經濟體量的快速增長提出了明確要求,在這方面,我們加快發展工業是明智的選擇?!秉S玉林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工業怎么搞,卻需仔細斟酌。渝北汽摩獨大,去年該區工業總產值1920億元,其中僅汽摩的年產值就達到1200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說到底,我們還是有不少創新不夠的產業,GDP雖然高,但其含金量卻不高,以創新促升級勢在必行?!庇灞眳^區長賴蛟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解決?技術創新是關鍵?!斑@其實是一個新型工業化的問題,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,就要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,幫助企業走兩化融合的道路?!辟囼哉f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于渝北區的重慶海特環保(集團)有限公司,是一家生產汽車排氣系統的企業。過去,這家企業只能生產消聲器和催化轉化劑,由于沒有掌握核心的催化劑技術,所以產品附加值低,且受制于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來,他們在研發上敢于投入,僅購買設備就耗資兩三千萬元,還與清華大學、天津化工研究院以及德國、美國等相關研究機構開展一系列技術、市場和生產上的合作,最終攻克技術難關,掌握了核心技術,讓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——目前,該公司的消聲器和催化轉化劑年產量已達200多萬套,占全國機動車市場的10%,在自主品牌中名列前3名,特別是今年以來,該公司連續8個月實現了產值的翻番,9月增幅稍微放緩,亦達到了77.3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所以說,傳統產業不等同于落后產業,關鍵是要有技術創新的意識和行動,這樣才能從中獲得紅利?!庇灞眳^發改委主任楊繼光說,從大的方面來講,中國仍處于工業化中期,這是一個由量到質的漫長轉化階段,因而渝北將重心放在工業的轉型升級上,既與國家的發展趨勢相符,也符合拓展區“先進制造業集聚區”的定位,能夠支撐拓展區的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政策引導、助推企業從落后產業抽身而出,向戰略型新興產業進軍,為工業的轉型提供源動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該區的工業轉型可分為兩個層次,一是如前文所述的汽摩產業,這是渝北的傳統優勢產業,其轉型思路是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,從而更具市場競爭力;與之類似的還有服裝與食品加工業等;二是淘汰落后產能,并通過政策引導促使企業向有核心競爭力的領域進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產品升級換代、技術革新等等,都應該是企業的自主決策,政府該如何引導?“我們通過政策、資金的支持,來堅定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換代、技術革新的信心?!庇灞眳^經信委副主任文謀凱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區設立了許多專項資金支持企業發展。例如,每年把財政收入的2%-2.5%作為科技專項資金,用于支持企業研發,去年僅這一項已達5000萬元。又比如,對創建研發基地進行補助,創建一個國家級研發基地,區里獎勵70萬元,創建一個區級研發中心,則獎勵10萬元。目前,該區已有11個國家級研發基地和70多個區級研發中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這些支持、獎勵等,金額也許不太大,多則幾十萬元,少則數萬元,但對企業的激勵作用卻很大。就好比成功教育法,如果一個學生總能得到表揚,他對自身的信心就會更足,取得好成績的希望也大一些。這個道理用在這上面也是一樣?!蔽闹\凱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在政策激勵下,有不少企業開始思索自身的發展軌跡,進而選擇更具核心競爭力的領域,發展空間也大大拓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升科技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。這家公司原來只是從事玻璃生產,以至于創業20多年來,始終擺脫不了攤子越鋪越大、利潤越來越薄的怪圈。而從2007年開始,再升科技進軍空氣濾材行業,通過聘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強化研發實力,一舉打開了市場,并迅速成為中國微玻纖空氣過濾行業的佼佼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在再升科技的研發團隊中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,“正是得益于他們的辛勤努力,再升科技才能‘涅槃’?!痹偕萍级麻L郭茂說,“比如說,我們生產的空氣過濾紙,能夠過濾納米級的粉塵和污染物,這在全世界居于領先地位——‘神七’上天時,航天員面罩中的組成部分就有我們提供的材料;而絕熱芯材則可以在冰箱、空調等設備上得到廣泛應用,能使導熱系數大大降低,無論是環保還是能效都大幅度提高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因為如此,美國GE、韓國LG等“識貨”的買家,不遠千里跑來重慶采購。如今,再升科技的市場有70%在海外,其生產的空氣過濾紙,產銷量占全國同類企業的54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制造到“智造”,渝北正在探索一條新路。未來5年,渝北將圍繞優勢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,每年由政府投資2億元,滾動支持20-30個技術創新重點項目,通過貸款貼息或無償補助方式,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該區工業發展規劃的項目給予支持,優先支持科技含量高、帶動性強、市場前景好、經濟效益顯著的項目,最高可獲100萬元的補助,確保年新增工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臨空產業,是渝北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途徑,臨空產業將在未來的渝北產業結構中占據半壁江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體功能區要求各區縣差異化發展,在渝北區的構想中,這個要求將被貫徹到打造臨空產業集群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戰略型新興產業,更多的是盤活存量,而臨空經濟則是做大增量,這將成為渝北重要的支柱產業?!庇灞眳^發改委副主任張維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臨空產業發展前景廣闊,其投入產出比高達1:8。它大致包括空港服務業、航天航空產業、物流快遞產業、高新技術產業、會展會議產業、現代制造業等。而渝北坐擁江北國際機場、保稅港區、國博中心等平臺,發展臨空產業具有天然優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的設計是,將臨空產業分為3個層次,其中第一個層次是飛機維修、航空租賃及航空物流,第二個層次是衍生出來的商務商貿和倉儲物流,第三個層次則是酒店、會展以及臨空制造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年,江北國際機場的吞吐量已達2207萬人次,但貨郵量還不夠大,在航空物流上還有極大的潛力可以開掘。同時,江北國際機場還將于2015年完成東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建設,屆時,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500萬人次。特別是隨著周邊鐵路、高速路、軌道等路網的進一步完善,將形成以機場為核心的立體交通主樞紐,為渝北發展帶來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的巨大優勢,必將帶動臨空產業的飛速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流運什么貨物?僅工業而言,渝北區為其量身定制了臨空制造業,包括高檔眼鏡、箱包、手表、筆記本電腦、珠寶等,都是屬于體積小但附加值高的產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我們在深圳考察時看到,臨空指向的這些產品,一棟廠房的年產值便能達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,這對當前工業用地已經接近極限的渝北來說尤為重要——畢竟它更能體現集約化?!睆埦S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渝北區計劃,在2016年,臨空產業集群的產值要占該區工業總產值的50%以上,以此改變原有的產業形象,從而向“高端、大氣、上檔次”邁進,其中僅筆記本電腦一項,產量便有望達到5000萬臺,產值達500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維稱,臨空經濟以方圓10公里為界線,機場周邊10公里為核心區,10公里-20公里為拓展區,20公里-30公里為影響區,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,渝北已按照臨空產業的發展層級,對區內三大板塊進行了周密部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,空港工業園緊緊依托機場和保稅港區,努力建成臨空制造業基地,一方面大力提升汽摩、通機、電線電纜等裝備制造業,另一方面著力培育筆記本電腦、數碼、通信設備等電子信息產業;臺商工業園則聚焦臨空商務、臨空物流產業,突出轉型升級和空間拓展;石盤河商務區則通過重慶廣告產業園、兩江東湖等重點項目建設,培育總部經濟、文化創意等業態,為臨空制造業提供服務。三大板塊錯位發展,努力推進轉型升級和產業集聚,最終實現產城同步發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重慶日報記者 周勇 顏安 向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新評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熱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排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防詐騙廣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大全|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|成本人片中文字幕免费视频在线,高清欧美一级婬片A片,两个人免费观看日本的完整版